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高毅哲)近日,第二届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大会在西安举行。大会以“研究生课程与教材是要教练创新的——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标准化、数字化、平台化”为主题,汇聚研究生教育界智慧,共同探讨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新模式新思路,推动我国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陕西省委教育工委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和平表示,课程与教材建设是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基石,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,陕西先后遴选建设了243门研究生课程思政精品课程,出版研究生核心教材200余部,涵盖了理工医学、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,部分教材入选国家规划教材。
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洪军介绍了西安交大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计算机专业“无界课堂”。该项目与科技公司合作,建构能力图谱、逻辑思维图谱,反推课程教材的知识图谱,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成长。他希望与会代表深入思考传统教学模式将面临的重大变革,探讨未来研究生课程教材发展的新方向。
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、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帆提出,要着力提升课程教材对研究生的培养成效,大力推动研究生课程教材标准化,要把握机遇,更好运用新技术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,全面推进智能化,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,推动课程、教材、教育数字化变革,积极探索数智时代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的新模式新业态。
第二届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大会在西安举行。主办方供图
大会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,西安交通大学承办。来自全国研究生教育战线200多家单位的450多位嘉宾和代表出席大会。大会累计收到全国25所高校、科研院所30余位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成果投稿。在大会主论坛和平行论坛上,来自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专家组织、出版机构和相关企业的44位专家做了精彩分享,内容覆盖学科创立与教学实践、卓越工程师案例教学模式探索、课程与教材建设的理论、案例和AI技术背景下研究生课程建设的路径等多个方面。
据悉,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将围绕“研究生课程教材是要教练创新的”主题,进一步推动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标准化、数字化、平台化,深化相关理论研究,加速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研发与推广应用。邀请专家学者组建专门工作组,聚焦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,深入开展提升课程与教材建设水平的专项研究;结合当前实际,建立健全研究生核心课程与教材的标准体系;强化数智赋能,拓展AI在个性化教学、虚拟实践与平台建设中的应用深度;促进产教协同与跨校资源共享,构建“教育链-产业链-创新链”融合育人新生态,切实提升课程教材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力。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